安卓手机使用ZeroTermux搭建Hexo框架博客教程(2025版)
一、Hexo搭建
条件:安卓手机或安卓平板一部,安装好“ZeroTermux”和“质感文件或MT管理器”软件。注意事项:①、所有操作指令输入,均为“英文小写”;②、每次退出ZeroTermux或者清理了手机后台,重新打开ZeroTermux输入cd 我的博客,回车,然后再执行其它操作。
1、安装依赖
打开ZeroTermux软件,在界面输入pkg upgrade && pkg update && pkg install nodejs && pkg install git && pkg install vim组合指令(既可以组合输入,也可以单独输入),回车。此时会自动下载,在下载安装过程中,凡停顿出现英文提示,一律按“y”键继续,直到全部安装完毕。例如:当出现Do you want to continue?[ Y/n ]提示时,按y键,回车;当出现*** openssl.cnf(Y/I/N/O/D/Z)[ default=N ]?提示时,按y键,回车……。
1 | pkg upgrade && pkg update && pkg install nodejs && pkg install git && pkg install vim |


2、创建文件夹
输入mkdir 我的博客(文件夹名称可以随意取),回车;输入cd 我的博客,回车。
1 | mkdir 我的博客 |
1 | cd 我的博客 |
3、安装Hexo
输入npm install hexo-cli -g,回车;输入hexo init,回车;输入npm install,回车。
1 | npm install hexo-cli -g |
1 | hexo init |
1 | npm install |

4、运行站点
输入hexo clean && hexo g && hexo s组合指令(既可以组合输入,也可以单独输入),复制生成的http://localhost:4000/网址,用浏览器打开即可。
1 | hexo clean && hexo g && hexo s |

浏览博客,推荐使用Via浏览器或者X浏览器;管理文件,推荐使用质感文件或者MT管理器;文章编辑,推荐使用Markor、坚果云Markdown、QuickEdit;代码修改,推荐使用Acode、Markor、MT管理器、QuickEdit;辅助工具,推荐使用海鸥加速器、Edge加速器;文档识别:推荐使用“vFlat Scan”、“Apus”。
二、更换主题
1、下载主题
用浏览器打开Hexo官网主题专区,搜索自己喜欢的主题。这里以NexT主题为例。复制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next-theme/hexo-theme-next themes/next,打开ZeroTermux软件,在界面粘贴git clone https ://github.com/next-theme/hexo-theme-next themes/next,回车,等待主题下载完成。
1 |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next-theme/hexo-theme-next themes/next |
2、更换主题
(1)使用质感文件或者MT管理器打开博客文件夹。这里以质感文件为例(初次使用,需进行相关设置,才能访问到博客文件夹。设置方法:点击质感文件左上角“三横杠”,点击“添加存储”,选择“外部存储”;再点击左上角“三横杠”,选择“ZeroTermux”,点击右下角“选择”):点击左上角“三横杠”,选择“home”,点击“我的博客”进入。找到_config.yml,打开方式选择“Markor或者Acode或者MT管理器”,将language后面的en修改为zh-CN,站点名称及作者名称也改成自己的;下拉到底部,将theme后面的landscape修改为下载的主题名称,如next。
1 | # Site |
1 | # Extensions |
(2)打开博客的themes文件夹,点击next文件夹,复制里面的_config.yml到手机(内部存储设备)的任意文件夹,将名称修改为_config.next.yml,然后再放回博客根目录里面。

输入hexo clean && hexo g && hexo s组合指令(既可以组合输入,也可以单独输入),回车。复制生成的http://localhost:4000/网址,用浏览器打开(推荐使用Via浏览器或X浏览器),即可看到更改了主题的页面。
三、创建文章
1、打开ZeroTermux软件,在界面输入hexo new (你的博客文章标题)〔如:hexo new 安卓手机使用ZeroTermux搭建Hexo框架博客教程(2025版)〕,回车。
2、使用质感文件或者MT管理器打开博客文件夹,在博客source的_posts文件夹里找到刚才创建好的文章,选择用Markor或坚果云Markdown打开该文章进行编辑。Markor或坚果云Markdown自带常用的Markdown语法,可以直接插入文中使用。如果是摘抄书本或报刊杂志的内容,先用vFlat Scan进行扫描,然后用Apus进行文字提取,也可以直接拍张照片,然后用Apus进行文字提取,可以省去打字烦恼。
3、输入hexo clean && hexo g && hexo s组合指令(既可以组合输入,也可以单独输入)。复制生成的http://localhost:4000/网址,用浏览器打开,即可看到你刚才创建的文章。
四、推送部署
1、创建账号及仓库
博客在本地搭建好后,要想别人也能访问你的站点,需将你的站点部署到GitHub上面。而部署到GitHub上面,需要先在GitHub官网注册一个账号(可以用QQ邮箱注册)并登录,然后创建一个仓库。GitHub官网打不开的,可以使用海鸥加速器或者Edge加速器进行辅助。
点击GitHub主页右侧的Create repository。在Repository name下面填写GitHub名+github.io(仓库名和GitHub账号名需保持一致,如shouluke.github.io),选择Public,勾选Add a README file,然后点击Create repository即可完成仓库创建。
2、生成令牌
打开ZeroTermux软件,在界面输入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name “这里填写你注册Git账号时所使用的名称”,回车;输入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email“这里填写你注册Git账号时所使用的邮箱”,回车;输入ssh-keygen -t rsa -C “这里填写你注册Git账号时所使用的邮箱”,回车(如遇到停顿,按回车键继续);输入vim /data/data/com.termux/files/home/.ssh/id_rsa.pub(注意vim后面需空一格),回车。复制里面所有字符,按下键盘的ESC键和:wq键,回车。
1 | 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name “你的Git账号名称” |
1 | 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email “你的邮箱” |
1 | ssh-keygen -t rsa -C “你的邮箱” |
1 | vim /data/data/com.termux/files/home/.ssh/id_rsa.pub |


3、获取令牌
回到GitHub官网。点击右上角头像,然后点击列表中的Settings;点击左侧的SSH and GPG keys,点击右侧的New SSH key,在Title下面随便填一个名字,在Key里粘贴在本地生成的那一大串字符,然后按Add SSH key。点击页面左侧最底部的Developer settings,点击Personal access tokens,点击Tokens(classic),点击Generate new token,在NewPersonal access tokens(classic)的Note下面随便填一个名字,在Select scopes下面勾选所有选项,然后按Generate token。复制Personal access tokens(classic)下面生成的令牌,保存到记事本或微信或QQ空间。注意:一个令牌期限是一个月,令牌到期后,需要重新申请一个新的令牌。




4、修改配置
使用质感文件或者MT管理器打开博客文件夹,找到Hexo根目录的_config.yml文件,在deploy下面填写你的Git名及仓库地址(可参考下面的)
1 | # Deployment |
5、下载插件
回到ZeroTermux,按CTRL键和C键,停止服务。输入npm install hexo-deployer-git --save,回车。
1 | npm install hexo-deployer-git --save |
6、站点推送
在ZeroTermux界面输入hexo clean && hexo g -d组合指令(也可以输入hexo clean && hexo g && hexo s,先在本地预览,确认无误再推送),回车。当出现Username for 'https://github.com':提示时,填写你注册Git账号时用的邮箱,回车;当出现Password for 'https://github.com':时,填写你获取的令牌,回车;当出现Deploy done:git时,说明你已经推送成功了。输入你的GitHub仓库地址,即可访问了。
1 | hexo clean && hexo g -d |


